近日,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金融监管局、市委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生健康委、上海证监局、市医保局联合印发《上海养老金融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围绕金融服务老年群体、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等方面提出14条具体措施。
《工作方案》指出,要加大养老金融供给力度,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扩大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信贷投放,加大银发经济直接融资支持力度,拓展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要健全金融保障体系,促进养老财富储备和保值增值,大力发展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
《工作方案》要求,各金融机构要聚焦不同老龄群体提供多样化养老金融服务,支持备老群体做好养老资金储备和财富规划,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加强老年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和消费权益保护。
关于养老金融发展,在由华东师范大学与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普惠养老金融论坛”上,多位专家在圆桌论坛环节谈道,应对人口老龄化需借鉴全球经验,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金体系,尤其是推动企业年金与个人养老金等二、三支柱的发展。在制度设计上,强调创新与协同;在投资策略上,倡导长期资本运作理念,提升养老金储备的抗风险能力与收益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养老金融的规划需全面整合家庭、企业、金融机构及地方政府等多维度的资产负债表,通过强化第一、二、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构建,有效激发储蓄与投资活力,充分发挥信托跨周期管理优势与保险机构服务整合能力,推动“积极老龄化”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进而增强养老资金的长期稳健性与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