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中医治疗、中医器具、中医康复:安阳国医扁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智能手表:深圳埃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养老机器人:江苏艾雨文承养老机器人有限公司
家用多功能电动护理床、家用多功能手动护理床:衡水乐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适老化套房家居:安吉盛臣康养家具有限公司
便携式健康体检一体机: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慢病智能随访系统: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乐湾云”智慧养老立体服务平台:杭州乐湾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监测、智能看护:深圳知谱科技有限公司
护栏、坐便椅,拐杖,助行器,四角手杖:衡水成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护理床、 医用固定带、牵引器、坐便椅、助行器、手杖、拐杖:河北帮德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助立走步型机器人/脑卒中康复治疗仪:武汉宝熊科技有限公司
“95后”社工为养老这个原本颇具“夕阳色彩”的行业注入了更多活力,但若想成为养老产业里的“新势力”,却并不轻松,还要过好几道坎。
“芬啊,你饿不,到吃饭的时间啦”,很难相信,这段对话发生在95后社工与90岁老人之间。
据报道,近年,一批“95后”养老专业毕业生陆续走出校门,就职养老服务机构。这是一群比“爷爷奶奶”的孙辈还要年轻的看护者。微信、抖音等现代社交工具,直呼其名的新型交流方式等,成为他们和老人结缘的纽带。
除了要无微不至地照顾深受病痛困扰的老人,这群95后还给老人们开设“手机课”,教他们用微信视频通话、编辑发送图片、付款链接、防范诈骗,发生在老人和社工之间的故事让人感动,也让人看到了年轻人进养老院服务的好处。
事实上,从国家政策的层面来讲,养老行业前景很好,是一个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的“阳光产业”。
根据第四次中国老年人口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在2015年末已经达到4063万人。即便按照一般口径的1:3完全失能人口照护比来看,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的缺口规模也已达到500万人之巨。
一边是蓬勃发展的养老产业、巨大的人才缺口;另一边,目前的养老护理主力人群,却存在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缺乏等问题,而且老人以及老人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素质也“水涨船高”,护工若是只懂做饭、翻身等基本生活照料,也已不合乎社会需求。
因此,破解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不断为这个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引导大批年轻人加入到护理人群中来。
“95后”社工陆续进入这个行业,确实为这个原本颇具“夕阳色彩”的行业注入了更多活力。不过,现实中,95后社工若想成为养老产业的“新势力”,并不轻松,还要过好几道坎。
首先需要提高待遇。至少从目前的市场看,年轻人从事养老行业并不具备更大的薪酬优势,一般认知中,还是把社工视为“简单劳动”“重复性劳动”,因而很难给出有吸引力的工资报酬。
在护理服务渐次精细化、“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社工群体的待遇也必须跟上。也只有提高薪酬,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年轻人进入养老院,成为一名专职社工的意愿。
其次,转变观念,提高社会对年轻人进入养老行业的美誉度。
不可否认,在社会认知中,养老护理人员往往被视为“伺候老人”的而不被社会重视。报道里的一位社工就“始终很难开口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工作是养老院护理员”。这种固化的认知甚至波及到婚恋、社会交往等多个层面。而观念的改变,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岁月如流水,中国人会越来越多地跟养老机构打交道。这是一种大势,也是社会发展、分工协同的必然。这就要求,从现在开始,不仅要把养老真正当作一个产业去发展,更要从人才配备、机制设置,乃至社会评价等多个方面发力,做长期打算,一点一点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
而让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养老院成为新势力,无论是对大学生就业,还是养老行业的发展,都是一种双赢,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