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中医治疗、中医器具、中医康复:安阳国医扁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智能手表:深圳埃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养老机器人:江苏艾雨文承养老机器人有限公司
家用多功能电动护理床、家用多功能手动护理床:衡水乐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适老化套房家居:安吉盛臣康养家具有限公司
便携式健康体检一体机: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慢病智能随访系统: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乐湾云”智慧养老立体服务平台:杭州乐湾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监测、智能看护:深圳知谱科技有限公司
护栏、坐便椅,拐杖,助行器,四角手杖:衡水成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护理床、 医用固定带、牵引器、坐便椅、助行器、手杖、拐杖:河北帮德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助立走步型机器人/脑卒中康复治疗仪:武汉宝熊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发布首批医疗康养领域机器人需求清单
22类机器人有望“任职”养老院
3月12日,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民政局、市卫健委主办的成都市机器人医疗康养场景应用供需对接会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举办。会议旨在进一步深化“进解优促”“立园满园”行动,通过场景发布、产品展示和需求对接,搭建政企协同创新平台,助力机器人企业与医疗康养领域深度融合。
共涉及22类机器人
医疗康养领域首批需求清单发布
会上,成都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分别发布了首批机器人进养老服务机构、进医院场景需求清单。其中,机器人进养老服务机构涵盖了适老化展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安全巡访、情感陪护等多个方面,共涉及4家养老服务机构、5个项目。机器人进医院则围绕医疗辅助、智能导诊、精准康复、药物配送等方向涉及9家医疗机构、10个项目及4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据统计,两项清单共涉及22类机器人。
记者梳理清单发现,上述机器人不仅需要胜任医疗、康养机构传统场景,应付“脑力”和“体力”劳动,也对“情商”提出了需求,例如“情感陪护”,这也意味着,以AI赋能,更有“人情味”的机器人,将具有更大商业价值。
参加完对接会,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总经理孙淼很是振奋。“随着AI技术的发展,智能机械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多。这次对接会为医疗机器人企业与医院、康养机构建立起沟通渠道,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落地的沟通会。”
“我们不仅提出了自动消杀机器人的需求,更通过这次对接会增加了机器人在医疗领域应用的认知,接下来将进一步与企业沟通,深化场景落地应用。”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信息部副部长张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前期,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还梳理了包括医疗康养场景在内的第一批机器人产品供给清单,共涉及31家企业、87款产品,也为本次供需对接精准匹配了资源。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以及医疗资源紧缺的社会背景下,医疗、养老机器人已成为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新赛道。”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成都医疗、养老机器人行业影响力正不断增强,众多创新成果脱颖而出,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一月一主题”
推动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会上,供需双方企业、机构等围绕医疗康养场景落地应用开展深度交流,企业纷纷表示通过本次供需对接会,与医疗、养老服务机构面对面交流,近距离“无缝对接”,将进一步为企业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推动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人工智能产业链是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机器人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康养领域,成都拥有华西等部省级以及市区两级公立医院等丰富的医疗资源,还汇聚了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具有顶尖科研实力的高校院所。
下一步,成都将按照“场景牵引、反哺迭代,基金助力、推动量产,联合攻关、规模布局”的思路,凝聚部门合力,以全面开放真实应用场景为抓手,“一月一主题”组织用户方和企业方开展机器人产品供需对接活动,动态发布一批成都市“机器人+”机会清单,“揭榜挂帅”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迭代”一批高科技、高质量产品,“创新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场景,全面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应用场景+科研机构+链主企业+链属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全力建设机器人“无处不在、无时不用”的产业生态雨林,加快打造全国具身智能产业场景创新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