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行业资源品牌库
医养产业最新最热活动
找新闻
现在的位置:首页->找新闻
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怎么解决?
发布时间:2020-07-14来源:百度财经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医疗技术的进步,又让人们的寿命随之而增高。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的老年人口开始大幅增加,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而这一数字,相当于日本总人口的2倍。老年人多了以后,养老问题就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话题。

首先,是退休人员最重视的养老金问题,随着我国养老制度的不断修订与完善,越来越多的老人可以领取到养老金,不会为了晚年没有工作收入而发愁。但是提到养老金问题,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目前基本上只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才可以领取到养老金,但这一群体,又大多都是城市居民。而农民的养老问题,则被讨论得较少。

众所周知,居民养老保险推出以后,按年缴费15年,年满60周岁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不过,农村老人每个月可以领取到的养老金并不多,每年大概2000元左右,平均每月100多元。但是,在当下这个社会,每个月不足200元的养老金确实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为了维持正常生活,很多老人仍要继续劳动,或是寻求子女的帮助。

在今年的5月21日,全国政协委员王学坤发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即“建立农民退休制度”,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真正实现“洗脚上田、老有所养”。王学坤委员提出的这项有关农民养老问题的建议传出以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大多数人都表示,同意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因为农民群体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气。就拿粮食来说,现在一些主粮的价格还没有同重量矿泉水的价格高,这意味着全国居民都可以买到平价的粮食,这其实都是农民群体的贡献。此外,在农业税没有废除之前,农民每年都要缴纳“公粮”,农闲的时候还要参与大坝、河道、公路等项目的建设。这些付出,应该被视为变相缴纳了养老保险。

就现有的情况来看,给农民发放养老金是有必要的。不过,这需要一步步地慢慢来,因为我国至少有5.4亿农民,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对养老金的储备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事实上,针对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近些年国家也是一直在努力,比如我国城乡医疗保险以及城乡养老保险就在不断完善中,农民每年按照对应的档位来缴纳养老保险,到了退休年龄之后,就会领取到一笔养老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