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中医治疗、中医器具、中医康复:安阳国医扁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智能手表:深圳埃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养老机器人:江苏艾雨文承养老机器人有限公司
家用多功能电动护理床、家用多功能手动护理床:衡水乐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适老化套房家居:安吉盛臣康养家具有限公司
老年痴呆筛查《眼动检测系统》:湖南佩蕾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健康体检一体机: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慢病智能随访系统: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乐湾云”智慧养老立体服务平台:杭州乐湾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监测、智能看护:深圳知谱科技有限公司
护栏、坐便椅,拐杖,助行器,四角手杖:衡水成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护理床、 医用固定带、牵引器、坐便椅、助行器、手杖、拐杖:河北帮德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上世纪80年代,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研究员埃德加·卡恩提出,人们可将服务和照顾他人的时间及附加劳动存储起来,等自己需要时,去“时间银行”取出来交易。在“时间银行”中,附加了劳动和服务的“时间”如同货币,参与者通过为他人提供服务并得到认证后,在“时间银行”中存储时间,在未来需要时以此交换自己所需的服务。“时间银行”的实质,是通过构建中间媒介,将服务和劳动用时间量化,通过劳动成果的跨期支付,进行社会服务的平等交换,实现互助养老。
2007年,瑞士的施善基金会率先进行了尝试:鼓励人们照顾陌生老人,并将做义工的时间积累起来,等将来自己需要照顾时,再用存储的时间购买他人的服务。项目的参与者一般每周进行两次上门服务,每次劳动两小时。一年后,“时间银行”统计出服务者的工作时长,并给他们发储蓄卡,当服务者需要别人照顾时,可以凭卡支取“时间和时间利息”,换取免费服务。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000家“时间银行”,从1999年开始,我国部分城市先后开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社区试点探索,2019年南京成为全国首个在市级层面推行“时间银行”的城市。
目前,“时间银行”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养老等方面。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时间银行”激发了参与者的服务意识和能力,突破了单向的无偿奉献,实现了对服务者合理、稳定、多元的回报,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而制约传统“时间银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一是传统的“时间银行”多在社区内实现,而中国的城市社区带有较为明显的“生人社会”特质,相对缺乏互助共建的传统意识和社会氛围,推广“时间银行”需要较高的社会信用成本;二是标准难以量化,“时间银行”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与服务的错期交换,通用的量化标准是“时间”,但差别的劳动与服务无法简单等量转化为无差别的“时间货币”;三是规模较小造成内容单一化和退出困难,传统的“时间银行”难以突破熟人社区范畴,提供和用于交换的服务以养老帮扶为主,带有较强的爱心志愿服务性质,参与者积累的“时间”缺少有吸引力的兑换品。
从以南京为代表的国内城市近年来的实践看,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和社区网格化的成熟,为推广大规模、标准化、多样性的“时间银行”提供了基础。一方面,互联网平台聚集了更多参与者和有需求的老人,并为信息匹配和服务评价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随着参与规模扩大,参与者获得了更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时间银行”通过改变业余时间的消费模式,赋予了公益扶助活动更多的时尚性和现代感。此外,城市级的“时间银行”,通过统一量化指标实现了存储“时间”的跨地域通存通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