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中医治疗、中医器具、中医康复:安阳国医扁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智能手表:深圳埃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养老机器人:江苏艾雨文承养老机器人有限公司
家用多功能电动护理床、家用多功能手动护理床:衡水乐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适老化套房家居:安吉盛臣康养家具有限公司
老年痴呆筛查《眼动检测系统》:湖南佩蕾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健康体检一体机: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慢病智能随访系统: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乐湾云”智慧养老立体服务平台:杭州乐湾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监测、智能看护:深圳知谱科技有限公司
护栏、坐便椅,拐杖,助行器,四角手杖:衡水成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护理床、 医用固定带、牵引器、坐便椅、助行器、手杖、拐杖:河北帮德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6月2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审议了《武汉市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工作实施方案》(送审稿)。方案提出,依托全国人工智能养老条件下养老社会实验试点,探索一条有武汉特色的人工智能养老服务新模式,推动解决“大城养老”难题。
武汉市民政局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人194.25万,占总人口的21.43%;65岁以上老人133.58万,占总人口的14.74%,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预计到今年底,60岁以上老人将突破200万人。
面对汹涌而来的“银发浪潮”,如何破解“大城养老”难题?去年,武汉入列首批全国人工智能条件下养老社会实验试点城市,借助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始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
2020年,武汉将在江汉、武昌2个区选择200户老人家庭,和武汉市社会福利院等5家养老机构,开展人工智能居家、社区、养老机构等养老社会实验。
2021年-2022年,在中心城区(含开发区)打造“人工智能养老示范区”,建设人工智能养老社区服务骨干网,每年建成10个“人工智能养老实验社区”,每个街道建成1个人工智能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
2023年-2024年,争取建成3家“智慧养老机构”,在中心城区(含开发区)建成2-3个“人工智能养老示范区”、50个“人工智能养老实验社区”,全市人工智能养老产业规模达到2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