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中医治疗、中医器具、中医康复:安阳国医扁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智能手表:深圳埃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养老机器人:江苏艾雨文承养老机器人有限公司
家用多功能电动护理床、家用多功能手动护理床:衡水乐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适老化套房家居:安吉盛臣康养家具有限公司
老年痴呆筛查《眼动检测系统》:湖南佩蕾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健康体检一体机: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慢病智能随访系统: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乐湾云”智慧养老立体服务平台:杭州乐湾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监测、智能看护:深圳知谱科技有限公司
护栏、坐便椅,拐杖,助行器,四角手杖:衡水成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护理床、 医用固定带、牵引器、坐便椅、助行器、手杖、拐杖:河北帮德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超 2.64 亿,占比 18.7%,在过去的 2010 年至 2020 年间,6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 5.44 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面对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发展趋势,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探寻到养老服务的广阔市场前景,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广泛覆盖的网点以及良好的信用基础等诸多优势,商业银行纷纷将养老金融作为战略布局的重点,尤其在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机构更是借力科技东风来推动构建分层精细化养老模式,促进养老金融服务纵深发展。
养老金融发展空间广阔
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 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测,到 2025 年,中国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 2 亿,2050 年,中国老年人将接近 4 亿。
有券商机构指出,从人口结构看,我国首批中等收入群体年龄在 50-65 岁之间,具有较强的财富存量和消费潜力,即将面临退休和养老问题,有望将成为养老服务最大的需求来源,造就养老服务广阔的市场前景。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在 2020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养老金融改革发展总的方针是 " 两条腿 " 走路,一方面抓现有业务规范,正本清源,统一养老金融产品标准,清理名不副实产品;另一方面是开展业务创新试点,大力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将选择条件较好的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先行参与。
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包括三大支柱,分别是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金。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约 6.3 万亿元,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约 1.8 万亿元。而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规模微乎其微,可以看出的是,我国第二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市场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银行发力 " 银发经济 "
面对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发展趋势,金融机构积极适应与调整 " 适老化 " 服务,同时更加注重对养老产业的布局。以商业银行为例,商业银行开展养老金融业务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近年来各类银行陆续设立养老金部门,着力打造养老金融服务品牌,将发展养老金融作为战略布局的重点。
普益标准报告指出,商业银行在养老金融市场的优势在于,资本实力雄厚、规模体量较大,信用基础强;网点覆盖面广,拥有数量庞大的客户群体,获客渠道更为广泛;经营理念相对稳健、安全,在账户管理、服务渠道、客户资源、产品配置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更能满足养老资金管理的要求。
以上海地区机构为例,交行日前推出 " 交银养老 " 金融战略行动计划 20 条,涉及养老产业、养老金金融等多方面。据交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养老产业方面,交行将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优质养老机构和为老服务商按入住或服务合同提供快捷经营贷款,切实降低综合融资成本。还将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多种融资工具,拓宽养老产业权益融资渠道。在养老金金融方面,交行将全面参与养老金三支柱建设,丰富基本养老保险服务内涵,打造全链条养老金服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3 月,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通知》,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要保留和改进传统金融服务方式、提升网络消费便利化水平、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加强教育宣传和培训,解决老年人在银行保险服务领域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老年人更好共享金融业信息化发展成果。
在上海地区,上海农商银行服务的户籍老年客群数超过 300 万人,占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半数以上。该行近期推出养老金融服务品牌 " 安享心生活 ",将打造百家养老特色主题网点,以老年客群的需求为出发点,完善更多软硬件细节。
例如,该行充分考虑老年客群的特点,专为老年客群打造了手机银行 " 乐龄版 ",尽可能提升服务的安全性与便捷性,解决老年人使用手机银行过程中的痛点。" 乐龄版 "APP 中不仅放大了界面字体、简化服务功能,同时还新增语音直联人工客服功能,实现了用户与客服人员之间的一键沟通,大大提升便捷性,保障了老年客群对智能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