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中医治疗、中医器具、中医康复:安阳国医扁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智能手表:深圳埃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养老机器人:江苏艾雨文承养老机器人有限公司
家用多功能电动护理床、家用多功能手动护理床:衡水乐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适老化套房家居:安吉盛臣康养家具有限公司
老年痴呆筛查《眼动检测系统》:湖南佩蕾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健康体检一体机: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慢病智能随访系统: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乐湾云”智慧养老立体服务平台:杭州乐湾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监测、智能看护:深圳知谱科技有限公司
护栏、坐便椅,拐杖,助行器,四角手杖:衡水成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护理床、 医用固定带、牵引器、坐便椅、助行器、手杖、拐杖:河北帮德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9月27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发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养老保险2020研究报告——商业养老保险机构的责任与使命》。
人口老龄化和就业形势新变化,养老保障需求日益增长,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吸引众多金融机构的关注和参与。我国先后成立以平安养老、太平养老、长江养老、国寿养老、泰康养老等8家专业养老保险机构。此外,还有建信养老金管理公司,以及恒安标准人寿旗下的首家外资养老保险公司等,逐步形成了我国养老金市场多金融主体竞争的格局。
研究报告针对全球市场中主要养老保障体系下的养老金管理机构发展历程状况、典型或者最佳实践案例及监管体系,以及国内养老保险机构现有经营范围、业务模式、发展瓶颈及破题之道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提出了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关键问题、框架模式和相关建议。
报告指出,借鉴国际经验,兼顾效率与公平,发展商业补充养老保障势在必行。从全球百余年的养老保障发展历史看,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公共养老保障职能与商业补充型养老保障职能之间持续追求平衡发展。增加可持续性成为国际养老金新一轮改革最普遍的目标诉求,各国通过多种参数性改革与结构性改革的综合措施,以多元化路径分担老龄化风险。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经过近30年的建设,在公共养老保障职能上取得长足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未来,全球成熟市场通过推动商业补充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国家整体养老金体系管理效率的实践和验证。
其次,长寿需求的生态化将驱动我国公共和商业养老保障体系加速完善。在人口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国正由“储蓄养老”向“全生命周期综合理财计划养老”迈进,公共和商业补充的养老金管理市场前景可期。比肩全球市场,中国公共养老金覆盖率稳居世界前列,公共养老金的替代率也居领先水平,但总体替代率仍有待通过养老金体系改革不断完善。从国际头部养老金管理机构的实践经验来看,通过养老金长期资产多元配置并配套养老金专属的风险隔离机制,其差异化竞争力得以不断提升,并在资本市场扮演压舱石的角色,地位举足轻重。中国未来将以市场效率推动补充型商业养老金管理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引导和激励“养老”属性的持牌保险机构在养老金市场化、专业化运作上做好核心定位。
再次,保险业养老保险机构通过专业打造具有养老金融协同优势的商业模式,将引领中国商业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养老保险机构的设立初衷具有前瞻性,有利于促进养老金管理的长期性、市场化和专业化运营。凭借先发优势、专业积淀及战略创新,各机构形成了单一信托型及契约+信托型为主的两类运营模式,并逐步迈向金融集团化。在多元化业务与渠道协同的驱动下,养老保险机构在公共养老金、企(职)业年金、个人养老保险等养老金三支柱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面对老龄化加速和未来经济周期的环境,养老保险机构通过发挥其长期投资及精算优势,在长期资本管理细分领域的角逐中将占有先机。基于中国经济与人口的发展趋势,养老保险机构规模必将由小到大,未来成长空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