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中医治疗、中医器具、中医康复:安阳国医扁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智能手表:深圳埃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养老机器人:江苏艾雨文承养老机器人有限公司
家用多功能电动护理床、家用多功能手动护理床:衡水乐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适老化套房家居:安吉盛臣康养家具有限公司
便携式健康体检一体机: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慢病智能随访系统: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乐湾云”智慧养老立体服务平台:杭州乐湾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监测、智能看护:深圳知谱科技有限公司
护栏、坐便椅,拐杖,助行器,四角手杖:衡水成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护理床、 医用固定带、牵引器、坐便椅、助行器、手杖、拐杖:河北帮德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助立走步型机器人/脑卒中康复治疗仪:武汉宝熊科技有限公司
据第一财经披露,截止2020年,全国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有149个地级及以上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超过了14%,中国已进入到深度老龄化。而且,未来深度老龄化城市的数量还将大幅度上升。
说实话,看到这个数据,还是令人相当震惊的。因为按照这个数据,中国老龄化排名应该迅速跃入到了世界前列。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当前我国深度化城市呈现几大特点:一是经济落后地区的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数量远远大于东部沿海地区,因为人口不断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尤其是东北向关内以及其他地区的流动速度更是加快,老龄人程度更加深。二是传统生育观念强的地区的深度老龄城市数量低于生育观念开放的城市数量,随着生育成本提高以及民众生育意愿淡薄,目前这应该是中国深度老龄化城市数量不断增多的重要推动力。
依据现实中国“未富先老”的现状,这么多深度老龄化城市的涌现,未来中国拿什么养老,这确实是一个牵动全体民众神经的大问题。
因为从政府层面看,养老也存在较大的问题。目前财力无法将所有老年人的养老大包大揽,政府在养老设施投入上也是捉襟见肘,很多投入严重欠账,比如养老院建设、养老床位目前来看依然是“一床难求”现象突出;从社区来看,对老龄人提供的养老帮助也是十分有限,也没有发挥出实质性的养老作用;从家庭来看,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都已进入养老阶段,他们之中还有不少的独生子女家庭,靠着子女在家庭 中实现养老也是困难重重。
尤其从养老金领取的角度看,未来有更多老年人养老生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应该是基本的结局。目前中国进入退休高峰,退休领取养老金的人的数量越来越庞大,而未来缴纳养老金的人的数量相对不足,容易造成养老金的入不敷出。退休人员在未来10年至20年要想每年保持领取养老上涨的态势似乎越来越困难。加上国家刺激经济发展,货币发行会不断增多,货币贬值在所难免,物价上涨也是一种大趋势,老年人领取的养老金很可能导致养老生活的不断下降。如果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住院的老龄人,养老生活将会更加悲催。这应是未来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
由此,未来中国拿什么来养老,未来老年人如何安详地度过余生,的确是值得政府以及全社会思考的大事。尤其是政府应在宏观层面出台各种有利老年人养老的顶层制度性安排,对于有可能出现的养老问题应做到未雨绸缪,避免到问题发生时束手无策。主要是政府部门应尽量加大养老基础设施投入,补齐养老短板,所绝大部分老年人能够有养老去处;尤其是在养老金方面建立长期可持续的投资模式,确保老年人养老金能够始终上涨跟上物价水平,为老年人织起一张安全的养老社会之网。民众家庭也应对养老早规划、早打算、早安排,在进行养老系列金融储蓄与金融投资之后,可参加养老商业保险,增加一份养老保障。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财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