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中医治疗、中医器具、中医康复:安阳国医扁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智能手表:深圳埃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养老机器人:江苏艾雨文承养老机器人有限公司
家用多功能电动护理床、家用多功能手动护理床:衡水乐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适老化套房家居:安吉盛臣康养家具有限公司
便携式健康体检一体机: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慢病智能随访系统: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乐湾云”智慧养老立体服务平台:杭州乐湾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监测、智能看护:深圳知谱科技有限公司
护栏、坐便椅,拐杖,助行器,四角手杖:衡水成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护理床、 医用固定带、牵引器、坐便椅、助行器、手杖、拐杖:河北帮德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助立走步型机器人/脑卒中康复治疗仪:武汉宝熊科技有限公司
日前,海南自贸港又一批129个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文昌开工项目12个,是这一批开工项目数第2高的城市,仅次于省会海口。
文昌是“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的重要一员,其“十四五”规划目标提出,以文昌国际航天城起步区为核心,加快推进“三大门户、九大片区、九大产业园”建设,实现GDP年均增长10%以上。
2021年文昌启动全面建设文昌国际航天城,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还将争取离岛免税购物店和岛内居民日用消费品免税店落户文昌。近年来,越来越多购房者选择置业文昌。
据海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文昌房屋销售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2%,房屋销售均价约12321元/平,同比增长约3.8%。
作为文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中心城区文城片区控规日前曝光,规划范围西起环岛快速铁路,东至滨湾路,北到迎宾路,南靠凌村河,用地总面积达2458.49公顷(约36877亩)。
文城片区内总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879.07公顷(约28186亩)以内,居住用地规划有文北居住片区、城东居住片区、文昌河居住片区、站前居住片区、文建西居住片区、文建东居住片区、南新居住片区等7个居住片区。
按照规划,围绕海南自贸港和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文城片区发展定位为:具有海绵湿地特色的生态宜居之城;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的文旅休闲区;文昌国际航天城的服务业产业活力区。
规划形成“一轴、两心、三廊、三区”空间结构:
一轴:沿文昌大道南北向发展的城市发展轴。
两心:官坡湖海绵公园为中心的人文休闲旅游服务中心;文昌中学、实验中学、华侨中学、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等为中心的城市生活服务中心。
三廊:以文昌河及凌村河形成的三条滨河生态景观廊道。
三区:文城北片区、南片区和高铁站片区。
《文昌市中心城区文城片区控规》简介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西起环岛快速铁路,东至滨湾路,北到迎宾路,南靠凌村河,面积约2458.49公顷。
二、发展目标
在延续文城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重的人文生活气息的基础上,以打造“文昌国际航天城的文化名片”为目标,从功能相对单一的生活区走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互动叠加的综合化城区,全面提升文城城市形象。
三、功能定位
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和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的重大部署,从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明确文城的规划定位为:具有海绵湿地特色的生态宜居之城,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的文旅休闲区,文昌国际航天城的服务业产业活力区。
四、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规划区现状人口约10.24万人。规划总人口规模约17.9万人,其中,常住城镇人口规模为17.2万人,周边村庄人口为0.7万人。
用地规模:依据《文昌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一张蓝图,文城片区内总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879.07公顷以内。
五、产业发展及业态规划
1、产业发展定位
依托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昌国际航天城的产业发展优势,规划在文城片区设置:文化教育产业、旅游服务产业、医疗康养产业、商贸金融服务产业等以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四大业态。
产业发展定位为:文昌国际航天城的服务业产业活力区。
2、业态划分及主要产品设置
2.1 文化教育产业
围绕文昌中学、华侨中学、外国语学校、实验高中等优质文化教育资源,利用学校周边存量用地及现状建筑进行功能置换或更新改造,补充教育培训、文化展示、创意办公、健身娱乐、商业购物、休闲餐饮等功能。
2.2 旅游服务产业
依托文昌河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高铁站和官坡湖海绵湿地公园,打造古今交融的人文休闲旅游服务中心。利用文昌学宫、郭母亭、文昌公园、文南街、美食街等沿文昌河流域两侧的优质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昌河文化旅游长廊,完善吃、住、游、购、娱等旅游服务设施。
2.3 医疗康养产业
大力发展医疗健康服务产业。重点围绕文昌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庆龄妇幼保健院扩建等项目,推进专业医疗卫生服务业发展。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先进的医疗服务水平,结合文昌国际航天城的特色优势,发展面向全市地区市民和国际航天城企业的特色健康管理服务。围绕专业医院周边,建设颐养酒店或康复中心,具体包括国际领先康复照护、医学诊疗服务、健康咨询、个人健康顾问、企业健康管理等。
2.4 商贸金融服务产业
围绕高铁站站前广场片区、迎宾路和文建路沿线等重要城市节点,打造以零售商业、商务金融及酒店的综合体,提倡以土地的混合利用,实现产业功能集聚,提升片区活力。
鼓励发展高档品牌旗舰店、专卖店、专业店、连锁便利店,以及大型综合购物超市、大型购物中心、高端百货店、主题商城等零售业态,支持创新型金融机构的集聚发展。
六、空间结构
形成“一轴、两心、三廊、三区”的空间结构。
一轴:沿文昌大道南北向发展的城市发展轴;
两心:以官坡湖海绵公园为中心的人文休闲旅游服务中心;以文昌中学、实验中学、华侨中学、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等为中心的城市生活服务中心;
三廊:以文昌河及凌村河形成的三条滨河生态景观廊道;
三区:即文城北片区、南片区和高铁站片区。
七、开发强度控制指标
1、容积率控制
开发强度控制分布遵循优地优用原则,结合城市设计分析地块的建筑体量控制要求,规划区内地块开发强度可分为以下4个区间。
(1)容积率1.2以下,主要为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及交通设施用地,如中小学、幼儿园、给水厂、公交首末站、加油加气充电站等;
(2)容积率1.2-2.0,主要为规划新建、改建的居住地块和部分商业服务设施,如新建商品住宅小区、旧改小区、保障性住房、零售商业、文化娱乐等地块。
(3)容积率2.0-3.0,主要为现状已经建设的居住、商住地块和规划的集中商业、商务办公、酒店等混合用地,主要用于发展城市休闲商务办公、文化创意、高端酒店等项目。
(4)容积率3.0以上,主要为现状已建的居住和商住项目。
2、建筑高度控制
根据高度不同,划分为以下4个区间进行控制。
(1)建筑高度控制在20米以下,主要为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等,如幼儿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变电站等;
(2)建筑高度20-30米,以24米和30米为主,主要为个人自建房集中的居住地块、沿街商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小高层(9层)为主的居住地块;
(3)建筑高度30-45米,以36米和45米为主,主要为规划的高层(12-15层)居住建筑;
(4)建筑高度45米以上,为保留的现状已建居住建筑,及规划的商业、商务、酒店等地标建筑。
八、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区域交通衔接规划
依托环岛高铁文昌站,作为规划区重要的对外铁路客运通道。依托文琼高速公路,将规划区融入环岛高速公路以及海南省高速公路网络,缩短规划区与各市县的时间距离。
省道(S201)、省道(S203)、省道(S205)作为规划区与周边乡镇的交通联系道路。
2、内部交通规划
道路网结构。规划区道路系统形成主干路、次干路、支路3级。以“五纵四横”主干路作为主构架路网,总路网密度为8.62km/km²。
道路断面。规划道路红线宽度原则上主干路宽30-66米,次干路宽24-30米,支路宽7-2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