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行业资源品牌库
医养产业最新最热活动
找新闻
现在的位置:首页->找新闻
高端医疗前途何在?——特区深圳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1-07-05来源:东方骏狮战略咨询


我们终将面对死亡。


在死亡之前我们还得面对医疗。


没有人愿意一个人孤独地躺在冰冷的病床上,默默等待时间的消逝,等待生命的终结。个性化的贴心的高端医疗服务成为许多人内心本质的渴求。


中国高端医疗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到底路在何方?近日加冕为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已率先进行探索。


名医诊疗中心起于2014年12月,是深圳在高端医疗领域的探索,也是深圳缓解医疗资源紧缺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医的一种尝试。截至2019年9月,深圳共有3家名医诊疗中心、7家名中医诊疗中心已经揭牌。


社会呼唤高端医疗


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这不是早晚高峰的地铁,也不是春运火车站,而是某三甲医院的日常景象。一方面是三甲医院的拥挤人潮、漫漫长队和冷漠服务,另一方面则是一二级医院的门庭冷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同我国目前的医疗体系之间存在巨大落差。


据携程旅行网报道,2016年中国人出国看病人次为50万人次左右,这是部分富裕阶层找到的出路,但许多人还在人山人海里挣扎。据招商银行的《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18年国内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197万人。这些高净值人群以及人数更多的中产阶级的医疗需求,中国公立医疗体系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端医疗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一方面是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中央的政策鼓励。


跨区域多点执业已经放开。2017年《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出台,自此以后,执业医师的执业地点是省域范围,执业助理医师的执业地点是县域范围,执业机构数量不受限制。执业医师允许跨省多点执业,执业助理医师则不允许。


鼓励社会力量办医。2019年6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改委、财政部等十部委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加大政.府支持社会办医力度。


鼓励商业健康保险。2019年9月1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193号建议的答复》表示,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商保机构承办大病保险等,发挥商保机构优势。


群众需求旺盛,中央政策支持,整个中国社会都在呼唤高端医疗的出现和繁衍。个性化的贴心的高端医疗服务市场,必将在未来焕发勃勃生机。


深圳名医诊疗中心的实践


社会呼唤高端医疗,深圳则敢为人先,先行先试。


让我们先从深圳的医疗情况说起。深圳是北上广深中卫生医疗发展最滞后的城市,并非差在短板,而是在卫生医疗领域存在近乎全方位的差距——医院数量不足北京的20%,每千人口床位数不到上海的40%。


为了缩小这种差距,深圳市在2014年12月推出以“名医(名科)、名院名诊所”为重点的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目标是到2020年深圳共投资1000亿元建设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这里的“名诊所”指的是“名医诊疗中心


【注:“医院”和“诊所”的区别:在中国大陆,诊所一般是没有住院功能的,而医院必须有住院功能。医院分为一、二、三共三级,每级医院均有不同的床位数要求,三级医院必须有500张以上床位。每级医院又分为甲、乙、丙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三甲医院”就是“三级甲等医院”的简称。以下“诊所”若无特殊标明均指中国大陆的诊所。】


截至2019年9月,深圳共有3家名医诊疗中心已经揭牌。


01名医诊疗中心的功能定位及扶持政策


2015年3月,深圳市卫健委出台了《市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名医诊疗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名医诊疗中心的功能定位、机构设置、运营模式、服务内容和扶持政策等进行阐释。


(1)功能定位


国内外名医。在国内主要是指拥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的职称。


集诊疗、检验检查、药事服务为一体。要求有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独立药房、2间以上日间手术室。(注:日间手术,病人在手术当日或次日就可以出院。)


聚集多个诊所或门诊部,至少有20个专科诊室。这表示名医诊疗中心并不是单一诊所,而是更高层面的诊所集合体。


专科特色和高端医疗服务


简而言之,名医诊疗中心是一个提供专科特色和高端医疗服务的诊所集合体


(2)机构设置、运营模式、服务内容及扶持政策


投资方为社会资本。市场主导、政府扶持、行业监管。


医师多点执业。(注:多点执业,指医师同时受聘两个以上医疗机构,例如某公立医院和某名医诊疗中心,可以跨省市。)


市场调节价,而不是类似公立医院的政府指导价。


可以有医保定点资格,还可以与三级医院合作,并不是单打独斗、自生自灭。


02名医诊疗中心和其他医疗机构的区别


分辨一:与一般诊所的区别


名医诊疗中心是一般诊所的高阶进化版本。主要有三方面区别:


公信力和传播力。名医诊疗中心有深圳市背书,公信力和传播力与一般诊所有天渊之别。


公立医疗系统的配合。医用设备配额优先、医保定点和双向转诊都是一般诊所难以操作的。


软硬件要求。名医诊疗中心的牌照获取艰难,除了文件中的基本要求外,还有医师数量等更困难的隐性要求。当然,要求与支持是对应的,符合严格的要求才能得到政.府的背书。


分辨二:与三级医院的区别名医诊疗中心与三级医院的区别归纳成表格如下:


最根本的区别是医疗层级的不同,名医诊疗中心是“名诊所“,一个提供专科特色和高端医疗服务的诊所集合体。其他的表面区别都是从根本区别衍生而出的。


归纳起来即为,名医诊疗中心“”、“”、“灵便”,而三级医院“”、“”、“有限制”:“小”和“大”在住院床位、科室、人员配置、面积、设备等方面均有体现。“专”和“全”名医诊疗中心要求名医进驻和具有专科特色,只涵盖部分科室,在某些专科上具有较为先进的水准。


三级医院则提供几乎所有科室的服务,拥有规定数量和种类以上的医疗设备。“灵便”价格灵活,市场调节价;诊疗方式灵活,支持远程诊疗等方式;就医方便,网上预约或电话预约,一对一诊治。“有限制”医疗资源紧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环境嘈杂、病人杂乱。


03开办名医诊疗中心的难点


难点一:投入大且投资回收期长一个6000㎡的名医诊疗中心,建设成本至少近亿元。假若发展良好,投资回收期约为5-10年;若发展受挫,则收回成本遥遥无期,还有收不抵支、年年亏损的可能。


难点二:准入门槛高名医诊疗中心除了《意见》中提出的基本要求外,还有一些隐藏要求,例如要求拥有50位以上副主任医师等。这些基本条件和隐藏条件无疑提高了准入门槛,让医疗相关行业之外的创业者望而却步。


难点三:竞争者众多虽然这是一个新兴的有很大潜力的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一片蓝海。该市场之所以变得有潜力,主因是国家放开医疗政策。目前至少已有三条赛道上的企业准备进入赛场或已在场中厮杀:从公立医院体系下海的企业家,身伴公立医院工作人脉和医学院校友人脉。早期开办民营医院的企业家,带着前身医院的口碑入场。在医疗领域具有较大流量入口的企业。


潜藏于下的医疗大趋势名医诊疗中心是中国高端医疗发展的一角,透过这掀开的一角向深处看去,我们能洞察到远方即将翻滚而来的时代大潮。


趋势一:医疗改革继续向前


深圳名医诊疗中心是我国医改的一个缩影。2009年4月我国新医改方案公布至今已10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公平性和人民健康水平均有部分改善。例如,2009年到2017年,公立医院住院药占比从43.6%下降到31.1%。但是,医疗改革不会停步。目前我国医疗体系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乱还没有根本解决;分级诊疗的局面尚未形成;患者集中到大医院的趋势更加突出;检查费用在医院收入中的占比大幅提升;薪酬制度改革的几乎未动;……医疗改革不是阶段性工作,而是一项长久的工作,改革永远在路上。


趋势二:分级诊疗中国化正在进行时名医诊疗中心是深圳在分级诊疗中国化上的一种尝试。我们必须意识到:分级诊疗的推行是必需的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全民医疗不是同质化医疗。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甲医院没有办法同时服务14亿人,也不应该被感冒等小病占用医疗资源。部分人群也希望有更个性化的精准服务,而公有制大医院在现阶段无法分配医疗资源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中国不可能照搬美国等国家目前的分级诊疗制度中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和医生个数(特别是全科医生个数)无法支持中国模仿美国目前“家庭医生专科医生大医院”的分级诊疗体系。分级诊疗必定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患者正在自发分流仅仅在体检这一层面,目前已经产生明显的分流。富裕患者出境体验高端体检套餐,中产患者定期普通体检,部分经济困难人士不参加体检。将来5-10年,在就医方面的分流会愈加明显,例如富裕患者拥有私人医生团队、中产患者首选名医诊疗中心等等。


趋势三:社会办医的大潮正逐渐涌起名医诊疗中心是深圳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一种市场化探索,深圳引入社会资本来缓解公有制体系在医疗上的巨大压力。在医生方面,重新进行市场化的定价,能者多得。在顾客方面,让有能力且愿意付出更多的患者,得到更加全面、细致和个性化的服务。


之所以要推行这种高端诊所,究其本因,一方面是需求的增长和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产及以上的财富阶层不断扩大,更多的财富意味着更高标准和更个性化的需求,意味着对自身健康更密切的关注,意味着想得到更贴心更真诚的服务。所有人都寻求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现在实际生活中,就是富裕患者出境诊疗,中产及其他患者簇拥于三甲医院,而医疗水平较低的一二级医院几乎无人问津。


名医诊疗中心等高端诊所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三甲医院的供需不平衡。另一方面则是服务的落差。公立医疗体系臃肿冷漠。十年来,在取消药品加成上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未完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乱的问题。“排队花钱看冷眼”的三甲医院体验套餐让不少群众愤懑在胸,而名医诊疗中心的网上预约、定时一对一诊疗则如一泓清泉,则给了患者想要的尊严。“宁愿多掏点钱看病,也不愿在医院排队受难”就是部分患者的内心感受。花钱买服务渐渐成为一种更加主流的消费趋势。


我们可以预见,社会资本和民营医疗体系必将在未来承担更大比例的医疗职能。中国是有史以来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前所未见的严峻医疗情势。


在未来20年,中国的医疗系统都将面对全球最多的医疗需求。如何解决10亿级别的中等富裕人群的医疗需求,地球上并没有任何可循的先例。但显而易见的是,医疗的重担不可能也不应该全部由公立医疗体系承担。“社会办医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医疗资源有效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力量”,社会力量办医必将是我国医疗体系将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先试先行,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在未来十年,伴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进一步成熟,中国高端医疗市场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并且高端医疗市场的主要投资方将是社会资本。这是一个全新的财富源泉,也将是一个争锋的战场。结语“生老病死,时至则行。”从出生到逝去,何尝不是一段变老的旅途。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是生命精彩的延续。高端医疗,呵护你认真年轻牺牲的身体,去除你优雅老去伴随的隐忧。让你对医疗的恐惧变为期待,让你对衰老的绝望变为从容。而我们,终将坦然面对死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