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行业资源品牌库
医养产业最新最热活动
找新闻
现在的位置:首页->找新闻
江苏养老相关专业为何“市场热、生源冷”?
发布时间:2023-12-05来源:新华日报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是教育部2016年高等职业教育新增专业,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成为我省首批开办该专业的院校,目前已毕业三届共111名学生,均被一“抢”而空。学生不愁饭碗,学校却为该专业生源发愁——连续8年招生,仅有一年招满,至于下一届能招多少,老师说“不知道”。

养老相关专业为何“市场热、生源冷”?本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投了两份简历,对方都是当场催我签。”11月18日,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举办2024届毕业生秋季招聘会,2019级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学生陈梦凡现场被申丞医养和南通市阳光老年公寓“争抢”。

100%就业却过半是调剂生

今年6月,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18级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35名毕业生均被养老机构聘用,就业率达100%。11月的校园招聘会上,明年毕业的2019级同专业27名学生,也都被用人单位早早相中,不少人提前拿到多份录用通知。

这么“火”的专业,招生时却一点不火。

“连续8年招生,该专业40人的招生计划名额,仅有一年招满。”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教授陈玉华说,学校目前有在校生7600余人,开设的13个专业中,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是师生规模最“袖珍”的,迄今共招录学生282名,就连现有学生也过半是“专业调剂”过来的。

2019级学生单佳怡就是被“调剂”的一员。中考时,她填报了该校3个专业:药学、康复和护理。因为分数不占优,她选择了专业服从,最终被调剂到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当时感觉沮丧、迷茫,有点抵触。”单佳怡回忆道,那会担心自己学了5年毕业,也就是当伺候老人的“保姆”,没啥前途。

为了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填报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学校专门举办了“校园开放日”活动,由招生宣传老师带领学生和家长参观实训室并进行职业体验,但收效甚微。很多人认为,这个专业名称“听着不光彩”。即将毕业的2019级实际招生人数历届最少,仅27人。明年能招多少人?目前学校老师心里都没底。

在校学习过程中,充实的课程安排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让不少学生渐渐认可甚至喜欢上所学专业。“从一开始面对老人时手足无措,到现在掌握了保健照护、健康管理、机构管理三方面课程的理论基础再去提供志愿服务,我觉得这个专业是有‘含金量’的。”陈梦凡说,临近毕业,她发现很多学校专业是“人找工作”,而班上同学面对的是“工作找人”,对未来发展愈发抱有信心。

养老护理一言一行都是“技术”

“多亏了小徐的警觉和专业,救了老人一命。”南通市市北护理院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一桩身边事。前不久一天夜晚,96岁的李翠莲老人突然呕吐不止,值班护工赶紧联系护理院生活秘书徐敏。徐敏赶到房间查看情况,判断老人并非普通肠胃不适,而是可能突发其他疾病,护理院人员迅速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经查,老人曾做过胃癌手术,这次系胆囊炎突发,所幸送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类似险情并非个例。之前徐敏巡房时发现,有位奶奶呼叫不醒。因为老人有糖尿病病史,徐敏立即给她测血糖,发现只有2.2mmol/L,迅速找来医生和护士给老人采取急救措施,通过静脉注射高糖化险为夷。

“老年保健与管理是门‘技术活’,可不是只管老人吃喝拉撒那么简单。”陈玉华说,像徐敏这样的“科班生”,专业学习中不仅需要了解养老与保健知识,也要掌握相应医疗知识,涉及对老年人进行疾病预防和延缓方面健康管理,还要具备紧急情况下的研判和急救能力。

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上各种养老相关岗位的需求,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了“双主体、双课堂”育人模式。学生在校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在实训室接受技能实训、到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再由老师进行集中授课指导,实现“在学中练,在练中学”。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也不可忽视。”单佳怡告诉记者,许多老人因为生理衰退或难以适应退休生活,会感到孤独、沮丧,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学校专门开设老年心理学等课程,助力学生开展老年人精神抚慰等工作,利用专业知识帮助实现“老有所乐”。

“夕阳事业”期待“朝阳力量”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18.70%,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目前达4000万人左右。

而从事养老护理的服务人员现在仅有50多万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早前公布的《中国大学生养老服务行业就业意愿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即便按照一般口径的1:3完全失能人口照护比来看,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缺口规模也已达到500万人。

结构性矛盾则更为突出。记者从南通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目前,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仍是一线养老护理行业的主力,普遍存在学历、技能水平低以及年龄偏高等问题,加之缺少职业培训,护理技能和素养难以提升。还有不少养老护理员是从家政等行业转来,可以在老人吃饭、如厕、换洗等方面提供帮助,但难以满足老人护理、医疗保健、心理疏导等需求。统计显示,在南通全市311家养老机构中,超过50岁的中老年护理员占比达65%。

“目前,我们院有400多名老人、90多名工作人员,护工平均年龄55岁,大多是初中毕业,即使接受过岗前技能培训,但遇到稍微复杂一些的测血压、测血糖操作,就很难胜任。”南通市北护理院院长丁亚标告诉记者,老年人的需求结构正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仅凭目前的养老服务人才规模和服务品质,难以满足老龄人口特别是高龄、高知老龄人口的护理需求,急需大量可满足“医养结合”需求的年轻人才。为了推动护理服务人员专业化,每年他们都会从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抢订”毕业生。

“夕阳事业”需要“青春血液”。在南通申丞医养小海护理部主任佘海兵看来,除了细心、耐心、责任心,养老护理员还需要掌握一些专业技能。比如,部分老人患有胆囊炎、高血糖等基础疾病,需要更精细的饮食供给、进行个性化订餐,科班出身的养老护理员在这方面具有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陈玉华说,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分工将更加细化,护理人员的技能也将逐步多元化,专业性要求会越来越高。养老护理行业急需高素质、高技能护理人才,这意味着存在巨大的培训、就业和消费市场,推动形成一个“朝阳产业”。

打破“天花板”让“冷门”不冷

单佳怡的同学肖苏月,是学校里为数不多自愿填报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之一。她的想法很简单——“对我来说,‘冷门’也意味着更多就业机会。”

“一听说我要学这个,我妈的脸都黑了。”肖苏月告诉记者,在妈妈看来,养老专业就是教怎么伺候人的,肯定又苦又累,学这个专业也不是个光彩的事情。入学后,肖苏月不断用所学知识对父母进行科普,还提到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未来就业方向不局限于养老机构,还有老年大学、社区养老相关岗位,这才打破了他们的“刻板印象”。

事实上,专业养老护理员的岗位工资并不算低,刚出校门月薪就能拿到4000—5000元。可工作一年后,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首届毕业生唐可还是决定离开养老行业,自己开了一家花店。她坦言,除了感受到就业歧视外,更多是因为担心未来没有发展空间。而这也是专业化养老护理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样毕业于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市美适心福爱护理院护士长李楠楠连续6年提交养老护理员评职称相关建议,希望打破这一职业发展“天花板”。9月15日,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全国“首个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体系”。该文件规定,将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纳入卫生序列,设初级、中级、副高级3个层次,对应名称依次为养老护理师、主管养老护理师、副主任养老护理师,并从学历、资历要求、专业能力要求以及业绩成果等方面对评审要求作了详细规定。

今年10月,南通市首次启动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申报工作,在注重养老服务理论水平的同时突出一线护理实绩。南通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季雯婕告诉记者,具备中专(含职高、技校)及以上学历并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一定年限,可申报评审初级养老护理师资格。截至目前,南通市共有40余人申报评审初级养老护理师资格。

“要实现‘让老人有尊严地生活,让员工有尊严地工作’这一目标,仍需要社会各界不断努力。”李楠楠说,要从职业发展体系、社会观念、薪资待遇等方面多管齐下,不断提升养老产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吸引力,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职业前景、能够施展抱负、感受到职业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才能真正留住专业人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