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养老,数据来说话。
上海今年已新增养老床位5011张,提前完成全年计划;目前共建成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1600多个,其中社区长者食堂300多家、老年助餐点1300多个;为逾1.8万户老年人提供适老化改造;已开设2000多张家庭照护床位;推进“养老院+互联网医院”84家,计划到年底推广至100家。作为中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上海正在想方设法,围绕“9073”,通过养老机构的智慧化提升、老龄化社区的改造、适老配套的补充,为老人们提供体系化、多维度的养老环境,初步构建了高质量发展的大城养老 “上海样本”。 王爷爷是一位80岁的退休教师,“安家”在浦东新区金桥镇申江养护院。最近,他老感觉胸闷气短,但外出就医难住了他。养护院得知后,帮老人在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挂号并输入病情信息,仁济医院心内科医生视频问诊并指导养护院工作人员帮助王爷爷在养护院内就实现了24小时动态心电检测,同时,相关药品经互联网医院专属送药平台送达养护院。“检测数据一键传,治疗建议线上发,药品处方快速达”,在养老院内实现的这一切,基于仁济医院与浦东新区民政局合作探索的“互联网医院+养老院”新模式。“9073”中的“3”,意味着3%,是抓养老床位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建成17.02万张床位,初步缓解了“一床难求”的刚性需求。2023年,上海继续把“新增5000张养老床位”纳入实事项目。截至9月底,全市已新增养老床位5011张,提前完成全年计划。而困扰养老院的是医养结合难题,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很多都患有慢性病,他们的就医需求谁来接?为破解难题,市民政局会同市卫健委大力推进“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发展模式,全面推广互联网医院远程服务养老机构,着力解决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用药、出院就诊不便等问题,以数字赋能打通医疗服务“接入”养老机构的最后一公里。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共推进“养老院+互联网医院”84家,计划到年底推广至100家。伴随科技发展,除了就医需求趋于便捷,越来越多的养老院迭代升级,变得更加智慧。今年1月,智慧养老院建设被列入2023年上海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2家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比如,上海市第四社会福利院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了包含“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场景”在内的养老机构数字化体系,优化协助排泄服务、智能助餐、智能助浴、健康监测、盲点管理、户外管理、“云”互动、消毒管理、健康管理、心理关怀、睡眠照护等十大场景。 “对社区食堂菜品的要求,按味道、数量、品种来排名的话,味道第一!”81岁戴先生和老伴生活在车中社区,老两口懒得烧时就在社区食堂吃。一般一顿15—20元,戴先生每月有50元助餐券,每天可以分两次用10元。他很喜欢位于西藏南路近徽宁路的长者食堂,用戴老的话来说,“像模像样”,既能用补贴券,味道也好。老年助餐服务是关系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也是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上海加快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在街镇层面建设集膳食加工配制、外送及集中用餐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长者食堂,以及布局在居村委层面的助餐点,织密社区助餐服务网络。截至2022年底,上海共建成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1608个,其中,社区长者食堂305家、老年助餐点1303个。2023年开始,上海把建设重点聚焦在社区长者食堂,年内计划新增40家,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为了让老人在社区安心养老,上海还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在街镇层面,建设集日托、全托、助餐、辅具推广、医养结合、养老顾问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截至2022年底,全市建成综合为老服务中心428家,在街镇全覆盖的基础上向片区延伸,部分老年人口密集的街镇或地域面积较大的镇已建有2个以上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无论是长者食堂、日间服务中心,还是各类嵌入式养老服务,都是推动更多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以满足老人原居安养的需求。安泽路81号,彭浦新村街道服务中心对面,是静安区第一家适老化样板间。在这里,可手动调节高度和角度的电动护理床、可升降的挂壁橱柜和操作台、可旋转的沐浴凳、智能马桶盖……“目前安装最多的是浴室扶手,这种电动护理床也很受居家老人的欢迎。”现场工作人员说。因为腿脚不便,刘老伯不敢在家里浴缸独自洗澡,儿子时不时要上门为老父亲助浴,了解到有适老化改造项目后,儿子为父亲选择了“浴改淋”专项套餐,“80多岁的老父亲终于可以洗个放心澡了,我们是适老化改造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9073”中的90%,主要为依靠家庭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支持,适老化改造就是其一。自2019年底上海开展“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试点以来,经过三年多的推进,适老化改造项目的服务对象从单一困难老人扩大到全体老人,补贴对象从低保老人扩展到三类老年人群,实现了从全额政府补贴模式到部分自费人群占主流。截至2023年上半年,已累计为全市逾1.8万户老年人提供改造。“家床”试点也被纳入居家养老支持体系。从2019年起,上海在中心城区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即由养老机构派出专业的团队,将服务延伸到家中,让老年人不离家也可以享受到类似于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目前,全市已开设2000多张床位。家住黄浦的老朱一家就是首批“家床”服务的受益者。家里安装上了体征监护设备、应急铃,护理员每周三次上门服务……签约后,老两口明显感到身上的负担减轻了许多。“护理员会给老朱按摩扦脚做复健,还能买汰烧、搞卫生。”姜阿婆说,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服务,老朱从最早只能躺卧,到后来靠双拐试步再到现在可以自己行走,身体机能可以说恢复得相当不错。据悉,本市将以落实“为老服务便捷可及工程”市委民心工程为抓手,利用三年的时间,进一步织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既达到总量目标,又按照“15分钟养老服务圈”要求达到可及目标,不断增强社区的持续照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