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中医治疗、中医器具、中医康复:安阳国医扁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养老机器人:江苏艾雨文承养老机器人有限公司
家用多功能电动护理床、家用多功能手动护理床:衡水乐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适老化套房家居:安吉盛臣康养家具有限公司
便携式健康体检一体机: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慢病智能随访系统:山东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乐湾云”智慧养老立体服务平台:杭州乐湾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监测、智能看护:深圳知谱科技有限公司
护栏、坐便椅,拐杖,助行器,四角手杖:衡水成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护理床、 医用固定带、牵引器、坐便椅、助行器、手杖、拐杖:河北帮德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助立走步型机器人/脑卒中康复治疗仪:武汉宝熊科技有限公司
Al机器人理疗解决方案:深圳市德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编者按: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很长一段时间的基本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的长期战略任务。为推进健康上海行动,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提升上海市民健康素养和城市软实力,上海市启动实施了健康上海行动专项项目(2022—2024年)。其中,老年友好社区健康支持性环境的示范点设计和建设是项目的重要环节。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协同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系统性地研究并建构了老年友好型社区健康支持环境的理论框架,并在长宁区和崇明区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
本文章节引导
一
探索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路径
二
让居民参与健康环境治理
三
立足“三个注重”拓展建设内涵
探索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路径
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
陈以文 吴晓莉
近年来,上海市在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同时,探索社区整合型健康支持环境在框架设计、环境营造及公共治理方面的新机制,旨在打造老年照护健康链,推进主动健康服务体系发展。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相关要求,为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和精神文化生活6方面需求,2021年3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老龄办印发《关于开展本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打造一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01
依托示范社区编织服务网
根据相关工作计划,到2035年,上海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将实现城乡全覆盖。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已经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72个,首批上海市老年友好型社区也已经启动并创建成功。
在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的过程中,上海市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截至2021年底,全市建成206家以短期住养照料为主的长者照护之家,可以为社区内因术后康复、家属外出等原因需短期托养的老年人提供3~6个月的“喘息式服务”。对于白天家中无人照料的老年人,上海市共建成831家社区日间服务中心,提供健康管理、精神慰藉、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服务。此外,全市还建成1433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每天可面向老年人提供30万人次的送餐服务。
在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过程中,上海市不仅注重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公共服务,也十分注重社区生活环境的营造。近年来,上海市各个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推动社区适老化改造,改进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水平,提升社区建设效率,提高老年人的数字素养。在社区治理中,各社区倡导自治家园建设,提倡绿色、宜老、适老和创新的生活理念,编织出一张重点关注老年人群等弱势群体需求的民生保障服务网络。
02
建设整合型健康支持环境
良好的社区健康支持环境需要合理营造并科学治理。作为健康上海行动专项项目(2022—2024年)之一,由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相关机构,在上海老年友好型社区的示范创建和推进平台基础上,以示范创建工作目标所确定的老年人社区生活相关的6方面需求为前提,着重针对老年人健康的新需求,基于产、学、研阶段性成果,适时开展试点,实现优势互补,探索老年友好型社区健康新模式,为破解当前碎片化、非体系化的社区健康支持环境建设寻求整合的突破口与路径。
探索老年友好型社区整合型健康支持环境,有利于提升老年健康服务的连续性、灵活性和便捷性,同时,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满足老年人全面性、持续化和个性化的社区居家养老需求。
上海市在老年友好型社区整合型健康支持环境的营造和治理机制的探索实践中,还解决了供需双方信息交流不通畅等问题,促进了社区健康养老服务的供需匹配,弥补了传统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多元的服务供给主体无法有效融合的缺陷,促成整体型健康支持环境和合作网络的构建,促进了碎片化的健康养老服务资源在社区层面的整合与协调,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让居民参与健康环境治理
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
蒋锋 张录法
营造健康的社区环境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贯彻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而社区环境作为一个公共产品,其提供者应该包括居民自己。社区居民的日常行为直接关系到社区环境的质量,社区健康环境的营造和治理离不开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仅靠政府、居委会、物业公司等管理方,无法有效地维护社区健康环境。
如何创新工作机制,让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健康环境治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01
探索共建共治路径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上海市逐步探索出居民共同参与的机制,让包括居民在内的各方协同建设和维护社区健康环境,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在试点早期阶段,许多社区组建了居民兴趣小组,居民以个人兴趣为纽带,共同开展活动。但实践中我们发现,该模式很难转型升级成为面向社区的公益性组织,推动居民从兴趣活动转向以居民自治为核心的社区健康环境治理也就无从谈起。
为此,上海市各级政府积极探索社区健康环境治理的供给侧改革,通过政府与居民共同制订计划、共同创造和共同管理健康环境的行动策略,构建出新型社区健康环境治理机制。各方在协商中不断提升互信程度,达成一致行动意见,共同营造满足居民需求的社区健康环境。
在上海的社区健康环境治理实践中,往往先由社区居民表达寻求社区环境改变的诉求,通过基层政府的资源赋能,在其他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和社会专业力量的技术支持下,社区健康环境建设得以持续推进。
实践证明,居民对社区健康环境治理效果的积极回应,可为社区健康环境建设提供持续动力。当居民采取了积极行动,并感受到社区健康环境的可喜变化,则会在外在物质激励和内在精神激励的驱动下,促进形成新一轮的社区共建行动。正是这些正向反馈,不断把居民参与社区健康环境建设活动向前推进。
02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引导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健康环境建设,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在基层党建的引领下,居民社区健康环境建设得以汇聚多方力量,调动社区内各种资源,共同构建良性的互动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以社区居民为代表的各种内部因素,在基层党建引领的外部影响下积极发挥作用,“以居民需求为中心”则是各方共同的情感基础和价值追求。
发动居民参与社区健康环境治理,首先是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对社区居民中的积极分子进行动员,进而调动退休党员、楼组长等志愿者加入,然后吸引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其中。在这些居民中,积极“发挥余热”的老年人群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既有充足的时间,又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在处理社区环境治理难题时,往往能贡献新思路、新办法。目前来看,这种梯度参与模式,既保证了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健康环境建设的有效性,又保证了建设过程的有序性和公平性。
基层政府在社区健康环境建设和治理过程中,通常采取政策支持、资源供给、统筹协调等方式,促进居民参与社区健康环境建设。这也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的角色和职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与居民和其他社会主体的关系不再像过去那样,是单纯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一种协同的共治关系。这也是对“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生动阐释。
在具体实践中,基层政府常常通过设立社区发展专项基金,为居民参与社区健康环境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社区根据居民的需求,积极向基层政府申报自治建设项目,在街道自治办公室等部门的支持下,通过专项基金为社区健康环境治理项目提供财务保障。有了专项基金保障,广大居民可以从自身需求出发,不断丰富社区健康环境建设的具体内容,进一步优化社区健康环境的供给方式,提升供给效能。
立足“三个注重”拓展建设内涵
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
社会事业发展办公室 江亦翡
绿八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刘观锡
营造方便可及、功能齐备、安全有效的健康支持性环境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必然之举,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采取经济措施鼓励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健康教育信息、发动社会广泛参与等举措,都是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的重要途径。
在深度老龄化的背景下,在社区中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对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上海市在营造社区健康支持环境、积极应对老龄化的过程中,不仅参照常规建设方案,而且结合实际情况,适度拓展了健康支持环境建设的内涵,有力地促进了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建设。
01
注重社区适老化改造
上海市在社区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过程中,积极适应老龄化的趋势,根据老年人特点,对社区中的基础设施实施了经济、适宜的改造,最大程度支持老年人的独立活动,达到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目的。通过居室适老化改造、社区道路和照明设备的改造、采取防滑防摔设计、设置体育锻炼设施、控制污染和噪声等综合措施,为老年人营造宽松、温暖、适宜的生活环境。社区绿地和健康步道等设施的嵌入,进一步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长宁区新泾镇绿八居民区在探索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坚持需求导向,打造了上海市目前最大的社区级生境花园——绿八乐颐生境花园。社区依托各方资源,建设了包括“老少同乐坊”“屋顶花园”“电梯凌云”等民生设施和人文景观的“绿八十景图”,不仅为老年人创建了游览、休憩的安全场所,也为广大居民提供了健康休闲的环境,确保了健康的公益性、公共性和公平性,形成了具有绿八居民区特色的健康支持性环境。
02
注重消除“数字鸿沟”
健康宣教和健康信息的传播对于维护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是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不可缺失的一环。上海市不断创新社区健康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在传统健康知识讲座、社区展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高效、便捷地宣传各类权威健康信息、生活服务信息和专业家庭照护信息等。
在新泾镇“智慧助老行动”中,社区通过专业组织,辅导老年人正确使用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有效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长宁区结合“两张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打造了政务服务“一键延伸办”服务点,拓展“一网通办”服务项目,实现社区事务远程办结、一次办结,使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便捷的政务服务。
03
注重维持老年人社会功能
在老年人群中,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有助于减缓压力,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升幸福感,适宜的社交活动对于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上海市在营造社区健康支持性环境的过程中,非常注重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引领家园共治,增进和谐共融。社区举办的小手拉大手、趣味运动会、邻里互助等活动,以及针对老年人的合唱、舞蹈、曲艺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老年人在社区中的社会交往。另外,社区工作者还积极面向特定老年人开展探望访视、电话关爱、陪同就医、居家照护等支持性的情感服务。这些关爱服务使社区中的老年人与社会的联结程度进一步加强,帮助老年人维持社会功能。
社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关键在于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上海市在社区实践中,摸索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街镇和社区搭台、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的工作模式。在该模式下,政府提供政策配套和行政支持,有关部门切实协作履责,统筹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相关各方搭建多层次的沟通协调平台,社区与居民积极互动。通过多方配合,社区健康支持性环境营造在目标统一的前提下,具有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征,切实满足广大居民的差异化需求,从而有力地保障了社区建设活动的持续开展,为全市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