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行业资源品牌库
医养产业最新最热活动
找新闻
现在的位置:首页->找新闻
到2025年,成都实现所有街道建有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护理型床位占比达70%
发布时间:2022-01-14来源:红星新闻


1月13日,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获悉,成都市民政局等15部门联合制定了《成都市关爱居家和社区老年人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将着力解决成都居家和社区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养老难题,统筹政府、家庭、社会资源力量,系统推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5大重点领域建设。到2025年,实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城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更加完善,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生活品质明显提高,全市养老服务供给更加丰富,居家社区养老紧急救援系统更加完备。


老有所养

所有街道建有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

适度提高社会支持类居家照护政策待遇标准


《方案》明确,成都将建设街道级枢纽型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普惠优质的日托、全托、医养、助餐及居家上门等服务。对养护型、护理型、认知障碍症照护型、安宁疗护型等功能型社区养老院给予建设和运营补贴政策倾斜。


同时,在两年内,完成全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转型升级,为辖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保健、文化娱乐和心理慰藉等基本养老服务。并且,根据社区老年人口分布和“家门口”养老实际需求,完善老年助餐点、居家上门服务站点、养老服务顾问点等养老服务站点。


2022年完善养老服务和养老设施补贴政策,建成35个街道级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


到2025年,实现全市所有街道和有条件的镇建有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社区养老院护理型床位占比达70%。提升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能力,成都将为经济困难且有照护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建设家庭照护床位,让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在熟悉的居家环境中享受专业照料服务。


深化长期照护保险试点,适度提高社会支持类居家照护政策待遇标准,引导更多专业机构上门为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2022年建立统一的老年人照护需求评估标准,建设家庭照护床位不少于5000张。到2025年,建设家庭照护床位不少于7000张,长期照护保险待遇持续稳步增长。


增强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安全。按照“一户一方案”的原则在尊重老年人意愿的前提下,实现散居特困、低保及低保边缘以及计划生育特殊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愿改尽改”。2022年,资助5000户有意愿的空巢独居老年人家庭安装居家安全监护设备,推动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1500台。到2025年,推动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4500台,居家社区养老紧急救援系统更加完善,兜底保障对象周探访率达到100%。


老有所学

所有镇(街道)建有老年教育学校

成立成都银发乐龄人才库


《方案》提出,成都将逐步完善市老年开放大学、区(市)县老年开放大学分部、镇(街道)老年学校、村(社区)老年学习点等四级老年教育办学体系。在2022年制定并出台《区(市)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老年教育网络建设指导标准》,区(市)县老年开放大学分部实现全覆盖。到2025年,100%的镇(街道)建有老年教育学校,60%的村(社区)建有老年学习点,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40%以上。


同时,成都还将支持民间资本或个人举办老年大学,鼓励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利用场地闲置时段开展老年教育。联合医院、银行、媒体和通讯部门等多元主体组建成都市老年开放教育联盟,创新成立成都银发乐龄人才库,支持老年人服务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2022年出台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的实施办法。到2025年,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的制度机制基本健全,成都新增多元主体举办的老年大学不低于20所,新增学位5万个,银发乐龄人才库入库不低于1000人。


此外,成都还将创新老年教育形式,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惠及老年人的智能技术应用培训,依托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我教爷爷奶奶用手机”亲子活动,使老年人愿用、会用、乐用智能技术。




老有所医

设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

区(市)县至少一家医疗机构提供居家医疗服务


《方案》指出,成都将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加强家庭医生对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2022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各区(市)县至少选定一家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以老年患者为重点人群提供居家医疗服务。到202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2%,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不低于60%。


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向社区居家延伸,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医疗卫生设施同址或邻近设置,编制区域卫生规划时为养老机构举办或内设医疗机构留出空间。2022年,医养结合服务相关制度、标准、规范基本完善。到2025年,医养结合相关制度、标准、规范更加完善,医养结合机构医保结算制度更加科学。


围绕“老年友善文化、老年友善管理、老年友善服务、老年友善环境”4个方面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就医服务。2022年,全市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卫生机构创建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比例达到80%,到2025年,全市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卫生机构创建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比例达到85%以上。


老有所为

低龄老年人守望高龄老年人志愿互助

鼓励低龄、健康、有能力的老年人继续工作


《方案》提出,成都将开展社区低龄老年人守望高龄老年人志愿互助活动,鼓励独居、空巢高龄老年人走出家门,主动融入各类兴趣组织。重点依托老年体协开展适老性体育活动,城市社区每年举办不低于1场老年体育活动。开展“银龄行动”,动员基层老年协会、老年体协、关工委等组织机构,为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优势的“五老”人员搭建参与服务社会的平台。2022年,新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23支,年活动参与人数不低于1000人。到2025年新增老年兴趣组织达到300个以上,每个区(市)县新打造老年志愿服务品牌3个以上,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的水平显著提升。


同时,成都还将积极搭建老年人才市场,促进老年人与用人单位供需对接,加强“银发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力度。支持用人单位设立适合老年人的工作岗位及弹性工作制,鼓励更多低龄、健康、有能力的老年人继续工作。2022年向社会发布急需紧缺岗位清单,为有就业意愿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到2025年,积极的老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形成各类老年人才持续发光发热的机制。


此外,成都还将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2022年实现区(市)县“时间银行”试点全覆盖。到2025年,“时间银行”志愿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更加完善。


老有所乐

分类开发养生养老旅游产品

逐步实现景区对老年人免收门票或半价优惠


《方案》明确,成都要逐步实现全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免费或优惠向老年人开放,实施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管理风景名胜景区等旅游景区景点,对老年人免收门票或门票半价优惠。2022年发布成都市老年人免费和优惠景点、公共体育场馆清单,完善文化场馆旅游景区无障碍设施。到2025年,老有所乐支持政策更加丰富,老年文化娱乐服务蓬勃发展。


成都还将突出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老年活动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公益属性,引导老年社工组织定期开展符合老年人特点及需求的服务和活动。充分发挥医疗、生态等资源优势,依托各类景区、度假区,分类开发养生养老旅游产品,打造复合型、多功能康养基地。2022年启动“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建设,建设适合老年人运动的绿道健身新空间、社区运动角共200处;举办“成图乐龄荟”活动24场。到2025年,计划建设500家养生养老基地。


在老年精神关怀服务上,成都将依托市社工支持中心和区(市)县社工服务总站建立“老年人心理援助服务队”,引导专业社工机构组建老年人心理关爱志愿服务队。2022年组建市、区两级专业老年人心理援助服务队(志愿服务队),开发“银龄宝典”等专题课程包。到2025年,老年心理服务组织和网络更加健全,实现心理咨询、情感疏导、应急干预等服务项目社区全覆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