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行业资源品牌库
医养产业最新最热活动
优年医养研究院
现在的位置:首页->优年医养研究院
解剖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这只麻雀,看医学产业园的招商方向!
来源:优年医养研究院


在医学产业园行业里,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俨然是标杆级的存在,是无数新建医学产业园学习的对象。


从2014年开业以来,她至今已走过了7个年头。回首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医养发展之路,都有哪些经验教训供当下建设中的医学产业园在招商思路上借鉴?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采取了“建管用分离”模式:项目投资和建设主体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具有政府背景的该公司持20%股份,其余80%的股份来自社会资本;项目运营和管理由亚洲最大的高端私立医疗机构新加坡百汇医疗集团负责。

 

发展路程:2014年以来,中心作为国家卫计委和上海市政府的“医改试点项目”,承载着探索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的任务,打造开放性的“平台化”医院模式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先后引进了包括瑞金医院、仁济医院、新华医院、第九人民医院、第一人民医院、长征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第一妇婴保健院在内的10余家知名三甲医院的重点科室和专家团队入驻,还通过多种渠道吸引了众多其他国内外顶尖的医疗团队加入,如北美性医学会和德州大学休斯顿医学院牵头筹建的北美男科中心等。

 

此外,中心还首推国际化康复护理中心、医生合伙人制度,尝试“互联网医疗”模式,推出48小时手术直通车服务、多学科联合会诊、联合多家大型互联网医疗机构提供“一站式就医服务”等服务模式。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已具备较为成熟的共享医疗平台基础和条件,同时又有自贸区政策配套加持,但在优年网看来,在某种意义上,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就是一个大号的Medical Mall

 

开业七年来,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也踩过许多坑,即便时至今日,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依然难言成功,但也为我们后续医养产业园开发者留下了许多值得玩味的经验。

 

单就招商而言,优年网认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在这几个方面走过的路很值得我们后来者借鉴。

 

1、医学产业园区的基础是“共享医疗”,但怎么玩“共享医疗”是个技术活。

 

医学园区大多打“共享医技”概念,但由于大多数园区并没有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那样独立的大型综合医院做平台配套,在共享医疗上存在不小的障碍和劣势。


由于不是一个医院,所有资源共享都要靠各自独立法人实体签约才能达成,其交易成本显然要高得多。日常业务协调和衔接的流畅性也要弱得多。而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周边的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浦东分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等因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做平台配套,运营流畅得多。


在优年网合作的国际健康城项目中,总有人认为,园区位置是偏了点,但有国内外顶级名院合作加持,就有了共享医疗的基础了。但对于本地名院而言,如果名院做不到病患的主动有效分流,类似名院合作的助力都将极其有限。


如何有效分流呢?一是医院有意愿分 ,至少能将园区周边病源转诊分流部分过去;二是专家愿意意去,而不是靠医联体的排班或行政命令去多点执业;三是患者愿意前来就诊,患者要能知晓、信任且愿意被分过去,就要靠宣传和运营。

 

这三点,每一点都很难。即便委托给名院管理乃至挂着“名院分院“抑或是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牌子,都很难做到。在没解决利益分配机制前提下,这种所谓的紧密型合作是真的不靠谱。


要做真正的共享医疗,根据优年网的经验,开发商需要紧贴政府,利用政府的资源,主打“独特、互补”牌才有可能玩好“共享医疗”这个概念。

2、医生集团入驻是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走出低谷的关键。


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刚刚开业之始,运营并不理想,500张床位的入住率常不足一成,初期希望引进的医疗机构纷纷跳票。正是医生集团入驻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才逐步走出低迷困境,才有目前相对较好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离任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院长、著名泌尿专家黄翼然教授,同时还是入驻该中心的屹然泌尿医生集团创始人,现任副院长、知名肿瘤专家丁罡教授也已成立玄合肿瘤医生集团。黄翼然教授原是上海仁济医院泌尿科主任,在经营上很有思路,抓住国家政策放开的东风,大力吸引医生集团入驻。(黄翼然教授已履新上海太平康复医院,出任上海太平康复医院第一任院长)。但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股东与股东之间,经营团队之间经营理念的差异,以致黄院长中途离去。

 

近五年来,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都在积极引进医生集团包括冬雷脑科(创始人为医学大牛宋冬雷,原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本山大叔脑部肿瘤切除主刀)、精英消化(创始人为华山医院消化科主任孙大裕教授,知名胃病治疗权威)等知名医生集团在内的医生集团(团队)入驻,目前已达数十家。

而接任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院长一职的,正是一手将上海浦南医院打造成为“医生集团集中营”的刘卫东教授(知名神经外科专家、原上海浦南医院院长)。浦南医院属于体制内公立二甲医院,在三甲医院林立的上海,在夹缝里生存,刘院长相比有自己独特的经营之道,也被人称为医生集团的贴心人,但浦南医院终究在与医生集团合作中仍有诸多限制和障碍。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作为体制外混合所有制医院,打造医生集团合作平台,自然更有优势和便利,在合作机制和合作形式上都更为灵活和多样。想来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聘请刘卫东教授做院长,其中的考量很值得玩味。


地产商做医学产业园区招商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整合资源的机会,这方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为我们上了一课。

 

3、正确选择招商的方向

 

开业伊始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也引进伊丽莎白妇产医院、上海眼视光眼科医院等数家高端医疗机构计划入驻,其中眼视光眼科医院又在时隔3年后重新卷土入驻,但效果并不理想。从这上面看,民营医疗尤其是消费医疗,并不适合这种地理偏远的产业园区即便是肿瘤、心脏、泌尿这些非消费医疗专科,在入驻时也是疑虑重重。

 

试问一个大牛医疗专家,一天有两个小时浪费在路上,二个小时他可以看多少个病人?而且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实践来看,无论合作方是不是全球顶级的医学中心,合作不务实和不落地都白搭。


对地产商开发的健康城和医疗产业园来说,如果没有实质性的技术和专家引进,仍然停留在只是挂个牌、大牛专家出席个签约和开业典礼或偶尔请外籍专家来个客串,患者不会为此高价买单的。久而久之,医生会用脚说话,合作方也会了无兴趣,项目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只有选择了和自己匹配的招商方向,才能够产生足够的集聚效应,从而使整个医学园区走上正循环的良好道路。而优年网认为选择正确的招商方向的关键就是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医养运营不是地产人所能完成,也不是在市场上招聘几个医生就能解决的。医养运营是非常专业的领域。在中国,这样的人才本来就很少。早年,中国的医养运营人才主要集中在X田系。这些年,他们那一套市场不买账以后。医养运营人才就出现了断层。但是合格的医养运营人是开发商能否成功的关键。

 

4、医养产业园招商运营是个体系,要有系统思维。


医养产业园招商运营无论是商业层面、政策层面、用户层面都需要开发商去系统性的思考问题,否则会造成全盘皆输的困境。

 

医养产业园招商运营是个体系,思维一定要多元化,体系化。尤其是开发商这个行业是“人有多大胆,地就有多高产”,但医养这个行业需要很多对生命的敬畏,条条框框就比较多。

 

早年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鼓励医疗美容机构入驻,一度放开了医美牌照准入。但为了安全起见,政策上麻醉科不给批。然而在生存压力和暴利诱惑面前,不少医美机构悄悄冒险开展了全麻手术,出了问题后就导致园区医美机构集体停业整顿数月。对于大多数医养产业人而言,面对诱惑,能不能有体系思维对项目运营是很关键的。

 

时至今日,声名远扬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仍难言成功。即便刘卫东院长履新后,浦南医院的数十余家大小医生集团,仍未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建自己的实体机构,未来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仍有未知数。这可是在中国最发达的上海,一个已经开业7年的医学园区。最近江湖上也不断有股东转让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大额股份的消息传出。其实也为我们撕开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内幕的一角,让我们看到这个行业血淋淋的一面。其他项目呢,不一定有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这么好的禀赋。那我们又该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优年网宗旨:助力地产商建构专属医养生态!


帮助地产商了解医疗、养老行业的底层运行逻辑!

为地产商在产业勾地、医养运营、医养产业招商、医养增值售楼等选择医养行业合作方提供深度服务


(优年医养研究院原创研究内容,转载请联系vip@old999.com。)


健康地产合作咨询,请添加微信!

韩立莎微信.jpg


 优年网提供全球康养品牌入驻

   www.old999.com)  

      请联系品牌专员咨询

肖霞二维码.jpg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