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行业资源品牌库
医养产业最新最热活动
找新闻
现在的位置:首页->找新闻
京津冀异地养老潮背后:医疗资源成金字招牌,异地医保报销成突出壁垒
发布时间:2020-10-27来源:华夏时报

“花同样多的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和服务,异地养老也挺好。”京籍老人李勇(化名)告诉记者,他和老伴在燕郊的一家养护中心已经生活一年多了。

目前,前往河北异地养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京津老年人的选择。在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背景下,近两年,河北廊坊、沧州以及承德等临近京津、交通便利的地方涌现出了一批养老机构,以“医养结合”、高性价比等吸引京津老人,甚至在燕郊的养护中心入住的京籍老人已经超过了90%。

行业内人士表示,环京津冀养老圈辐射人口超过千万,不仅能够满足京津地区的养老需求,同时河北养老产业乃至地方经济都是受益者。但是机遇与问题同时存在,如最为突出的异地医保报销障碍问题等。

大连华信智慧养老顾问赵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河北要实现承接更多京津老人异地养老,京津冀在包括医疗、保险、护理人员等各方面的配套还需要进一步对接,同时保证相关运营补贴扶持政策落地,让更多老年人和机构有参与的积极性。

医疗资源成了金字招牌

每天下午,李勇老人都要陪着老伴在养护中心接受肢体康复训练,她的老伴十年前中风,只能借助步行器走路,之前在北京家里居住时,上下楼、看病有诸多困难。

“不用预约,不用排队,挂号即看,没出养老院大门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再不用忍受乱哄哄的,连个落座之处都挤不上的医院门诊环境了。”便利的医疗资源让李勇夫妇选择这家位于燕郊的养护中心。

去年,李勇夫妇搬到了养护中心的一室一厅,同时为了交纳每月6000元费用,他们还将北京的房子进行出租。目前,在这家国内单体运营规模最大的全程化持续照护养老社区,已经入住了3500多位老人,其中90%以上是京籍。

“再也不用为挂不到专家号发愁了,对我们这些患有‘三高’的老人来说,这就是最大的优点。”李勇老人说。事实上,便利的医疗资源是许多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的重中之重。

“大病、急病、重病的老人保证十分钟之内被送到燕达医院。”该机构负责人介绍,与养护中心紧紧相邻的燕达医院是国家卫生部评定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率先开通北京医保异地实时结算,并与北京多家三甲医院合作,有数十位知名专家及名老中医长期坐诊,为养护中心老人提供了近在咫尺且十分强大的医疗保障。

河北沧州下辖的泊头是一个工业城市,近两年则涌现出一些收费价位相对更低的养老机构,吸引了众多来自京津的中低收入老年群体前来养老。

泊头一家老年公寓建有1000多平方米的康复大厅和各种康复设备,还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团队,同时配套医院、老年大学等。据其公开的收费标准显示,能自理、不能自理老人,每人每月费用分别约3000元、5000元,远低于京津。

赵智认为,异地养老的需求人群一类是对环境、医疗有较高要求的老年群体,这类老人主要是以能自理的中高端人群为主。另一类是收入较少,自理能力越来越差,没有子女亲属照顾,需要住养老院的老人,但以本地区消费水平,他们只能去条件较差的养老院,因此这些老人选择消费水平较低的地区入住养老院,以保证同等价格能有更好的居住环境。两类老人共同的需求就是要有便捷的医疗资源,这是他们选择异地养老机构的先决条件。

政策加持协同养老

“河北距离北京不远,交通也很方便,而且养老机构的服务、设施等条件并不比北京差。”据多数前往河北养老的北京老人反映,他们觉得花同样的钱,在河北可以找到性价比更好一点的养老机构,而且离北京的家比较近,亲属也可以随时探望,让他们并没有远离家的感觉。

位于燕郊的养老机构与北京通州仅一河之隔,即便是从北京市区前往,也有多路公交路线可选,高碑店、保定、承德等地一些养老机构也分布于北京周边。沧州泊头老年公寓虽然距北京230公里,但是乘坐高铁从北京南站到沧州西站也只需50分钟。

随着国家对“医养结合”的推进,河北养老机构也逐步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甚至有的养老机构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燕郊的养护中心已经进入了“医养结合”第二代,开启“医养康结合”养老模式,将养护中心医疗服务、生活照料服务、文化娱乐服务与康复服务有机融合。该养护中心的有关责任人表示,老人异地就医医保报销等政策障碍逐渐突破,以及北京养老床位运营补贴逐步向河北养老机构延伸覆盖,成为京津冀异地养老破局的关键。

2015年年底,京津冀的三地民政部门签署了《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三方通过做好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等方面政策制度对接,协同规划养老机构等措施,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

2016年,《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方案》出台,天津武清养老护理中心、河北三河燕达国际健康城、中标集团河北高碑店养老项目成为首批3家试点机构。试点机构收住京津冀三地户籍的老年人,除享受养老机构所在地民政部门的床位运营补贴,还叠加享受另外两地针对户籍老年人的床位运营补贴。其中,“补贴随着老人走”,京籍老年人按身体状况等条件,以每床每月300元至500元标准补贴收住机构。

2018年,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决定增设6家养老机构,作为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试点机构,分别位于河北沧州青县、张家口、泊头等地,至此,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试点机构增至9家。

另外,京津冀协同养老的一个重要进步就是,老人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政策障碍逐步突破。目前,河北燕郊部分养老机构的北京籍老人在当地就医可持卡直接结算。

潮流背后的壁垒

河北对京津养老资本进入一直在积极推动。2019年,河北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京津优质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合作共建、整体搬迁等形式到河北省布局,发展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和区域性行业协会商会,探索组建区域合作平台。同时,规划建设一批康复护理、医疗保健、休闲旅居的养老服务项目。

但是,业内人士指出,一些资本在进入河北的时候,出现了养老机构同质化和重复建设的现象,有的一个地区有好几家养老机构,需要加快制定涵盖三地京津冀养老机构的专项规划,避免布局养老机构的盲目性。

同时,平衡异地养老与本地养老的关系,也是京津冀协同养老正面临的问题,河北泊头的老年公寓在成为京津冀协同养老试点机构之前,是按照当地人的收入情况来制定服务标准、收费水平;而在试点之后,随着服务标准提升,收费水平随之提高,对当地老年人而言,自然抬高了门槛。

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的运营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盈利低等特点,一些养老机构如果无法按照相关政策获得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将影响养老机构对京津冀协同养老的积极性。

赵智认为,目前各地的养老政策主要围绕本地户籍的老年人,很少考虑异地养老的老年群体,对于异地养老输入压力较大的地方政府应通盘考虑本外地户籍的老年人养老需求,提供接近的政策支持;同时在国家层面上,也应考虑构建平衡输出地区和输入地区的财政负担的政策,减轻输入地区政府的财政压力。

异地养老最大的问题是医保报销问题,虽然燕郊有养老机构已经实现异地就医医保实时结算,但是河北更多的养老机构还需要北京老人或亲属携带就医证明单据回北京报销。

赵智认为,虽然国家已经实现了异地住院费用的统一结算,而且正在推动门诊费用的统一结算,但老人仍然要自行到户籍所在地办理有关手续,在养老目的地也需要自己处理一些手续问题。今后京津冀还应该在异地养老人群医疗、保险等各类手续办理方面提供便利,甚至是一站式的代办服务。


0